CSIG青工委多位委员喜获2022年度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

近日,2022年度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揭晓,经形式审查、初评、公示、终评等程序,本年度共评选出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授奖项目1项,为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1项;一等奖授奖项目36项,其中,自然科学奖8项,技术发明奖11项,科技进步奖17项;二等奖授奖项目56项,其中,自然科学奖8项,技术发明奖7项,科技进奖步41项;三等奖授奖项目63项,其中,自然科学奖9项,技术发明奖5项,科技进步奖49项。据统计,CSIG青工委委员共有11人获奖。其中,由CSIG青工委委员、北京大学马思伟教授作为带头人之一的“北京大学视频编解码技术创新团队”获得唯一创新团队奖。

此外,有三项自然科学一等奖由CSIG青工委委员主要完成,分别是北京理工大学李伟教授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项目“高光谱图像多域信息提取理论与方法”;厦门大学纪荣嵘教授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项目“视觉信息复杂关联计算”;南京理工大学唐金辉教授、李泽超教授、舒祥波教授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刘静研究员等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项目“语义关联驱动的多媒体大数据智能感知理论与方法”。

另外,由CSIG青工委委员、西北工业大学李学龙教授牵头完成的项目“涉水影像复原解析关键技术及装备体系化应用”获得技术发明一等奖。由山东大学汪云海教授作为主要完成人的项目“面向矿山充填工艺流程仿真与预测的关键技术及应用”以及上海交通大学林巍峣教授和邹君妮教授作为主要完成人的项目“内容适配的视频渐进编码关键技术及系统”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

热烈祝贺各位获奖的CSIG青工委委员!

获奖委员简介:

马思伟,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青年拔尖。现任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党委副书记,视频与视觉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Visual Technology, NERCVT)副主任。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效视频编码技术及国内外标准研制,感知质量度量与感知失真优化编码,沉浸式媒体处理、压缩与传输以及多媒体信号处理与系统研究。目前,他已在视频编码领域国际权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300余篇,谷歌学术被引用超11000次,获得40余项国内外授权专利。主持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863计划、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他曾获2022年度腾讯科学探索奖,2022年度IEEE 1857.10国际标准贡献奖以及2021年度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等奖项。

李伟,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高级会员(Senior Member),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北京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他主要从事高光谱图像处理、光学图像目标检测与识别等方法研究,相关技术在遥感观测和医学诊断等领域得到推广应用。他目前以第一/通讯作者在IEEE TGRS、IEEE TIP、IEEE TNNLS等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谷歌学术引用10000余次,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他现担任IEEE TGRS编委,曾担任IEEE JSTARS、IEEE SPL编委和第11届IEEE CISP-BMEI大会主席。他曾获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IEEE TGRS和IEEE JSTARS最佳审稿人奖、IEEE Whispers杰出论文奖等奖项。

纪荣嵘,厦门大学南强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科技处处长、人工智能研究院负责人、福建省可信人工智能分析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多媒体技术和机器学习。他的研究侧重点是开发大数据驱动的计算机智能处理系统,进行视觉场景理解、视觉行为分析、多媒体内容理解、及视觉内容检索。他已发表百余篇科研论文于国际期刊PAMI、IJCV、TIP和国际会议CVPR、ICCV、IJCAI、AAAI、ACM Multimedia上,曾获得2007年微软学者奖、2011年ACM Multimedia最佳论文奖、2015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16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18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0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2年霍英东青年科学奖等奖项。

唐金辉,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教授,国际模式识别学会会士(IAPR Fellow),现任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他曾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ACM Multimedia Asia最佳论文奖等奖项。他曾于2018年5月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他现任IEEE TMM、IEEE TKDE、Information Sciences、The Visual Computer等国际期刊的编委,曾任IEEE TNNLS、IEEE TCSVT、Neurocomputing、Pattern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等国际期刊的编委。并且,他现任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多媒体专委会常务委员、视觉专委会常务委员以及中国图象图像学会(CSIG)视觉大数据专委会常务委员。

李泽超,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工信部“社会安全信息感知与系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他长期从事媒体智能理解、计算机视觉等研究工作,发表ACM/IEEE汇刊论文、CCF A类会议长文60余篇。他曾入选爱思唯尔2020中国高被引学者、2018年度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第二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他曾主持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并曾获2020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二)、ACM Multimedia in Asia 2020最佳论文奖、2018年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2018年ICIMCS最佳学生论文奖、2017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三)等奖项。他目前担任IEEE TNNLS等期刊编委。

刘静,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博导,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国家优青获得者。她的研究方向为图像语义理解、视觉与语言、多模态预训练等。她曾提出国际首个图文音三模态“紫东太初”大模型,显著提升多模态理解与生成任务的准确性与泛化性。她目前已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50余篇,谷歌学术引用7700+次,SCI他引次数2500+次,其中有三篇被ESI列为Top 1% 高被引论文。她的相关研究成果在华为、京东等产品中得到实际应用。她曾获图像图形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并在相关领域的国际学术竞赛中荣获10项冠军。

舒祥波,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社会安全信息感知与系统”工信部重点实验室秘书长,中国图象图形学会青工委副秘书长。他的研究方向主要为多媒体分析、计算机视觉等。近五年他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曾获CCF A类会议ACM MM 2015最佳论文提名、MMM 2016最佳学生论文奖、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并入选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他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面上基金项目、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子课题、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等多项课题。

李学龙,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导,西北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光电与智能研究院(iOPEN)院长,ACM Fellow、AAAS Fellow、IEEE Fellow、IAPR Fellow、AAAI Fellow,中国大陆首位AAAI执委。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临地安防体系中的人才培养、科学、技术和工程问题,曾在工程和计算机两个领域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自2018年起,成为西北工业大学的全职教授。此前,曾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2009-2018)、伦敦大学讲师(2004-2009)、阿尔斯特大学讲师(2003-2004),曾在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微软亚洲研究院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任职。

汪云海,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山东省杰青。主要从事数据可视化、图形学与人机交互领域的研究,在ACM TOG、IEEE TVCG、ACM SIGGAPH (Asia)、ACM CHI、IEEE VIS、IEEE VR、ICCV、NeurIPS等权威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60余篇,获得ACM CHI 2021最佳论文提名奖、IEEE VIS 2021最佳论文提名奖等奖项。曾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担任Computer Graphics Forum、Frontiers in Comptuer Science、CCCF专题等期刊编委。

林巍峣,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电子工程系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人工智能,视频分析,视频通信与编码等。他目前任”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AITISA)-视觉特征编码标准化工作组” 联合组长。他共发表国际学术论文100余篇,近年来,指导本科生连续两年获得交大优异学士学位(top 1%)论文奖(2012,2013),指导研究生分别获得上海市优秀硕士论文(2016)、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硕士论文(2017),多名指导的学生获得全额奖学金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华盛顿大学、加州大学、马里兰大学、瑞士苏黎世理工等著名大学深造,或入职百度、腾讯、阿里、微软、谷歌、Facebook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邹君妮,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21),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6)。她曾获上海市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2018年,获中国电子学会“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20年,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她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多媒体通信、分布式网络与优化、沉浸式视觉处理与传输、强化学习人工智能等。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等项目7项、科技部863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省部委课题等多项课题。她共发表SCI、EI收录论文近150篇,其中IEEE Transactions汇刊论文40篇,著名国际学术会议CVPR、ICML、ACMM、GLOBECOMM等45篇;合作出版专著2部,获中国授权发明专利3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