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青年科学家会议在长沙成功举办

2023年4月22-24日,第十八届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青年科学家会议在长沙中维神农大酒店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主办,湖南大学和CSIG青年工作委员会(青工委)承办,湖南工程学院和宝德计算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本次会议包括“图形学”、“图像视频处理与理解”和“图象图形机器学习理论与方法”三个专题主会,“青托与优博”和“学术新星”两个学术论坛以及CSIG青工委全体委员会议,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学者、学生以及企业界人士400余人参会。本次大会主席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理事长王耀南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姚鸿勋教授、重庆邮电大学高新波教授和国防科技大学胡德文教授共同担任。湖南大学张辉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董伟生教授、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阚美娜副研究员、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倩倩研究员共同担任会议的程序主席。

湖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孙炜教授代表湖南大学致辞

2023年4月23日上午,湖南大学张小刚教授主持了开幕式,湖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孙炜教授首先致辞。孙炜副书记代表湖南大学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对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青年科学家会议的召开表示了衷心的祝贺。他表示,这场盛会将有助于促进青年科学家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图象图形学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

大会主席姚鸿勋教授致辞

大会主席哈尔滨工业大学姚鸿勋教授在致辞中首先向大会组委会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向所有参会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姚教授表示,年轻人具有勇于尝试、敢于创新的精神,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向也更加开放和前瞻。“期待着在这次会议中听到更多的年轻科学家的声音,看到更多的青年才俊在这个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

大会主席胡德文教授致辞

大会主席国防科技大学胡德文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图像图形学领域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新的方法和新的应用。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学者们可以在这里与同行们共同探讨研究成果、分享经验和思想,汲取灵感和智慧,拓展眼界和思路,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图像图形学领域的挑战和机遇。

第十八届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青年科学家会议部分代表合影
张小刚教授主持开幕式

23日上午开幕式后,HiDream.ai梅涛院士、北京理工大学胡程教授、南京大学曹汛教授和中山大学操晓春教授做了精彩的主旨报告。

梅涛院士作报告

HiDream.ai公司创始人梅涛院士作了题为“多模态内容生成及应用”的主旨报告,报告由北京邮电大学马占宇教授主持。报告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展开,首先回顾了代表性AIGC基础模型进展,然后分析了多模态内容生成技术,尤其是视觉与语言多模态交互与生成,最后展望了相关应用和技术挑战。

胡程教授作报告

北京理工大学胡程教授作了题为“面向动物迁飞机理分析的高分辨多维协同雷达测量仪”的主旨报告,报告由北京邮电大学马占宇教授主持。报告介绍了新一代用于空中迁徙生物探测的高分辨多维协同雷达测量仪,该仪器基于频段、极化、幅度等多维信息以及高距离分辨能力测量目标体长、体重、振翅频率等生物学和行为学参数,实现对目标的种类辨识和轨迹分析。报告还介绍了仪器的系统开发进度、算法原理验证以及实验样机应用情况。

曹汛教授作报告

南京大学曹汛教授作了题为“计算摄像的奇妙之旅”的主旨报告,报告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迈教授主持。报告首先阐述了计算摄像学的研究背景、意义及相关的领域知识,然后从多维度视觉信息获取的国内外前沿向大家呈现了计算摄像的奇妙之旅。

操晓春教授作报告

中山大学操晓春教授作了题为“ ‘病态的’计算机视觉算法”的主旨报告,报告由南京理工大学舒祥波教授主持。报告主要从纯数据驱动的计算机视觉算法是否能够同时具有对烟雨雾霾等复杂扰动和dedicated对抗扰动的鲁棒性,是否存在裨益计算机视觉任务的正向扰动等问题展开。

马占宇教授主持报告

23日下午的会议专题之一是“图形学”。国防科技大学徐凯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雪锦教授、中南大学夏佳志教授和清华大学徐枫副教授四位讲者围绕图形学主题作了精彩报告。报告由北京理工大学付莹教授和山东大学丛润民教授主持。

徐凯教授作报告

国防科技大学徐凯教授作了题为“面向高自由度机器人抓取的三维几何表征学习”的特邀报告。报告汇报了高自由度抓取的三项工作,包括基于三维深度学习的高自由度抓取合成,可微分高自由度抓取规划,以及基于三维交互表征学习的高自由度抓取及运动联合规划。

陈雪锦教授作报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雪锦教授作了题为“脑显微图像的三维结构重建和分析”的特邀报告。报告针对脑显微图像中的三维目标形态各异、结构精细和标注代价极其高昂等问题,研究了一系列自学习方法,利用神经元全局结构先验,挖掘图像样本间的结构关联,实现无需人工标注的高精度三维重建和三维形态表达。

夏佳志教授作报告

中南大学夏佳志教授作了题为“高维数据可视化中的计算挑战”的特邀报告。夏佳志教授介绍了高维数据可视化的意义,提出高维数据可视化的挑战主要包括数据维度灾难、数据密度问题和可视化效果评价等方面。然后,他详细介绍了几种高维数据可视化的方法,为高维数据可视化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启示。

徐枫副教授作报告

清华大学徐枫副教授作了题为“基于深度学习的交互运动感知与重建”的特邀报告。交互运动中人与物体互相遮挡,物体复杂运动的引入等,都给人与物体的交互场景问题的解决增加了新的困难,报告针对这些新的困难探讨了可能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付莹教授主持报告
丛润民教授主持报告

23日下午的另一个会议专题是“图像视频处理与理解”。湖南大学李树涛教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张兆翔研究员、哈尔滨工业大学范晓鹏教授、北京大学刘家瑛副教授和北京邮电大学邓伟洪教授五位讲者围绕图像视频处理与理解主题作了精彩报告。报告由湖南大学刘敏教授和电子科技大学姬艳丽教授主持。

李树涛教授作报告

湖南大学李树涛教授作了题为“多模态机器人感知与自然交互”的特邀报告。报告首先分析了人机自然交互在不同阶段面临的挑战难题,接着介绍了跨模态语音识别、多模态多维度情感认知和多源信息融合反馈生成等理论方法,然后探讨了如何融合音视频等多源传感器信息以及领域知识来提升复杂环境下人机自然交互的感知精度和认知水平,最后从信息融合角度展望人机自然交互的未来趋势。

张兆翔研究员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张兆翔研究员作了题为“视觉场景理解:从2D感知到4D融合”的特邀报告。报告从2D视觉场景检测技术出发,探讨了基于3D空间信息以及 4D时空信息的视觉场景感知方案,构建了通用的2D目标检测框架、高效3D目标检测方案以及无监督的4D目标检测框架等。

范晓鹏教授作报告

哈尔滨工业大学范晓鹏教授作了题为“信源信道联合编码——从图像到任务”的特邀报告。报告首先回顾了传统信源信道联合编码和数模混合视频通信等技术,然后介绍了新兴的为视频编码带来较大效率提升的AI技术,包括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编码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多任务编码等,并探讨了这些技术应用于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刘家瑛副教授作报告

北京大学刘家瑛副教授作了题为“暗光影像增强计算”的特邀报告。报告系统性地探究了低光照增强方法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通过暗光照增强提升人眼主观视觉体验和对计算机视觉应用的可用性和鲁棒性。通过以暗光环境下重建和检测的Benchmark为切入点,探讨了底层视觉增强与高层视觉感知之间的联合关系,以期进一步提升智能影像计算性能。

邓伟洪教授作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邓伟洪教授作了题为“视觉识别:从可用走向可信”的特邀报告。报告从数据集建设、深度学习算法和性能评价等角度,汇报了近期在高精度识别模型的自主学习、识别鲁棒性及SL/CA/CPLFW数据集、安全及隐私保护和 TALFW数据集、识别公平性及RFW数据集、连续空间细粒度情感识别及 RAF-ML/RAF-AU数据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刘敏教授主持报告
姬艳丽教授主持报告

24日上午的会议专题是“图象图形机器学习理论与方法”,南开大学程明明教授、湖南大学方乐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卢策吾教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阚美娜副研究员和南京大学王利民教授五位讲者围绕图象图形机器学习理论与方法这一主题作了精彩报告。报告由国防科技大学刘新旺教授和湖南工程学院吴迪副教授主持。

程明明教授作报告

南开大学程明明教授作了题为“大规模图像的多粒度语义理解”的报告。报告从多层次卷积特征融合、基于短连接的多尺度融合与深度监督、基于分层递进残差设计的层内多尺度特征表达等角度入手,系统地介绍了南开大学媒体计算团队在边缘检测、显著性物体检测和图像分类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也从实例、图像以及整个数据集三个粒度出发,对大规模图像集合进行了联合分析,以减少图像理解算法对大规模精确标注的依赖。

方乐缘教授作报告

湖南大学方乐缘教授作了题为“弱监督遥感影像处理与分析”的报告。报告首先针对遥感影像分辨率受限问题,提出了盲空间超分辨率和盲光谱超分辨率方法;其次针对遥感影像完整标注困难和时间代价昂贵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点标签的解译方法;最后针对遥感影像分辨率提升大幅增加计算代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双支路并行网络结构,在不增加推理阶段运算时间的情况下,大幅减少了训练时间。

卢策吾教授作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卢策吾教授作了题为“行为理解与具身智能”的报告。报告围绕智能体行为理解问题展开讨论,从神经认知角度探讨了机器语义理解与脑神经认知的内在关联,介绍了如何阐释视觉行为理解与其脑神经的内在关联,并建立稳定映射模型;从具身认知角度探讨了如何让机器人具有第一人称的行为能力,并介绍了提出的 PIE(perception-imagination-execution)方案。

阚美娜副研究员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阚美娜副研究员作了题为“人脸图像编辑与生成”的报告。阚美娜副研究员主要介绍了人脸图像编辑和生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也强调了其重要性和应用前景,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这些内容为人脸图像编辑和生成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启示。

王利民教授作报告

南京大学王利民教授作了题为“视频基础模型及其下游任务应用”的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南京大学媒体计算课题组在视频基础模型及其下游任务适配方面的系列工作,此外还介绍了课题组在体育视频分析领域建立的视频理解能力综合评测基MultiSports,最后展望了视频基础模型的未来发展趋势。

刘新旺教授主持报告
吴迪副教授主持报告

24日上午还举办了青托与优博论坛。武汉大学叶茫教授、军事科学院赵健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黄岩副研究员、北京大学何相腾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宋新航副研究员和上海交通大学易冉助理教授六位优秀的科学家为本次论坛带来了六场精彩的学术报告。论坛由西北工业大学张鼎文教授和山东大学元辉教授主持。

叶茫教授作报告

武汉大学叶茫教授作了题为“联合计算之异构联邦学习”的报告。报告主要分享了其团队近期在异构联邦学习的一些进展,包括小样本的异构联邦学习、噪声鲁棒的异构联邦学习和互相关蒸馏的异构联邦学习等。

赵健助理研究员作报告

军事科学院赵健助理研究员作了题为“面向无约束场景下的图象/视频深度理解”的报告。报告围绕视频监控、区域安防和自动驾驶等实际场景中图象/视频理解的性能不佳问题展开,阐述了在复杂环境下基于多光谱多模视频目标融合感知和无约束人物图象/视频深度理解等关键科学问题和实际应用领域取得的较大技术突破。

黄岩副研究员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黄岩副研究员作了题为“图文匹配模型小型化探索”的报告。报告首先梳理了该任务的发展历程及代表性方法,然后重点介绍了课题组在图文匹配模型小型化方面的最新进展,最后简要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何相腾助理研究员作报告

北京大学何相腾助理研究员作了题为“细粒度跨媒体分类与检索”的报告。报告梳理了细粒度跨媒体分类与检索方向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并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

宋新航副研究员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宋新航副研究员作了题为“场景知识引导的视觉导航研究”的报告。报告围绕未知环境下物体导航效率不佳的问题,详细阐述了场景知识引导的目标导航模型。

易冉助理教授作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易冉助理教授作了题为“面向艺术肖像画的媒体艺术生成与评估”的报告,报告同样由山东大学元辉教授主持。报告主要分享了其团队对于面向艺术肖像画的媒体艺术风格生成的系列研究工作。

张鼎文教授主持报告
元辉教授主持报告
青托与优博论坛合影

24日下午举办了学术新星论坛。山东师范大学朱磊教授、四川大学胡鹏副研究员、复旦大学陈静静副教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朱翔昱副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高林副研究员为本次论坛带来了五场精彩的学术报告。论坛由合肥工业大学赵洋副教授主持。

朱磊教授作报告

山东师范大学朱磊教授作了题为“多模态紧致表示学习”的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面向多模态数据的哈希表示方法,同时介绍了如何深度建模多模态潜在语义和高效学习二值哈希码的方法。

胡鹏副研究员作报告

四川大学胡鹏副研究员作了题为“跨模态噪声关联学习:一种新的噪声标签学习范式”的报告。报告围绕从互联网收集训练数据时引入噪声的问题,汇报了一种称为噪声关联学习的噪声标签学习范式。

陈静静副教授作报告

复旦大学陈静静副教授作了题为“面向视频模型的对抗攻击方法研究”的报告。报告介绍了面向视频识别模型的对抗攻击算法最新进展,包括基于启发式搜索的黑盒场景攻击算法,基于时序平移的视频迁移对抗攻击方法以及面向视频识别模型的弹幕攻击算法等。

朱翔昱副研究员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朱翔昱副研究员作了题为“基于三维描述的生物特征识别”的报告。报告基于三维重建和三维辅助两个主题,介绍了其团队在三维人脸重建、三维辅助人脸分析和基于三维描述的生物特征识别上的最新成果,探讨了如何在实际场景下快速准确地重建目标三维结构,并基于三维结构辅助视觉分析任务等问题。

高林副研究员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高林副研究员作了题为“人-物-场的神经建模与渲染方法”的报告。报告分享了基于可微分方法的数字内容的重建与创造方法,包括数字几何模型与场景的重建、建模与编辑和数字人的重建与创作方法以及数字场景的合成方法。

赵洋副教授主持报告
学术新星论坛合影

本次论坛得到了企业的大力支持与赞助。23号上午宝德和AutoDL分别进行了宣讲,并与参会人员进行了交流讨论。

宝德进行企业宣讲
AutoDL进行企业宣讲

大会主席、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理事长王耀南院士在会议期间也来到了会议现场,聆听了现场报告,并与部分参会人员合影。

王耀南院士在会议现场
参会人员认真听取报告
参会人员认真听取报告
参会人员向讲者提问
参会人员向讲者提问

23日晚举办了会议晚宴,晚宴由湖南大学张辉教授主持。
大会主席王耀南院士首先进行了致辞,王院士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他希望学会的青年工作越做越好,青年科学家们能有更好的发展,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随后,湖南大学副校长李肯立致辞,他对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把青年科学家会议放到长沙举办表示感谢,希望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的青年科学家多来湖南大学交流合作。
晚宴上,王耀南院士与湖南大学李树涛副校长为2022年度青工委优秀服务获奖者颁奖。五位获奖者分别是中科院计算所阚美娜副研究员、山东师范大学朱磊教授、山东大学元辉教授、国科智算科技有限公司刘昕博士以及山东大学丛润民教授。

王耀南院士与李树涛副校长为2022年度青工委优秀服务获奖者颁奖

晚宴上,湖南大学机器人学院常务副院长李智勇教授介绍了湖南大学机器人学院的相关情况,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万琴教授介绍了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相关情况,他们希望有更多的优秀人才加盟湖南大学机器人学院和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在会议期间,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青工委还组织了党建活动和“院士与青年学者面对面”活动,并召开了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青工委委员会议。
2023年4月22日下午,由40多名青工委委员和青年学者组成的党建先锋团一行前往“实事求是策源地”——岳麓书院参观学习。观完岳麓书院后,一行人员前往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进行交流学习,听取了工作人员介绍了中心发展历程、研究方向与研究成果。通过此次党建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委员们和青年学者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理想信念,同时激励着广大青年委员们立足本职岗位多作贡献,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转化为高质量开展教育、科研等工作的实际行动。

青年学者参加党建活动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青工委主办的“院士与青年学者面对面”活动于4月23日在湖南长沙成功举办。此次活动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理事长王耀南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对青年学者的发展进行面对面的指导。本次活动是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青工委新开展的一项活动,旨在为青年学者提供与顶尖科学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和平台。活动受到了广大青年学者的积极响应和参与,约40名青年学者报名参加了此次活动。在与青年学者的面对面的交流活动中,王院士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在图像图形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心得,向青年学者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指导。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各位参会者积极互动,获益匪浅。

“院士与青年学者面对面”活动现场合影

2023年4月23日下午,在第十八届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青年科学家会议召开期间,CSIG青工委召开了委员会议。青工委委员以及部分青年科学家会议参会人员共计99人参会。会议的主要内容包括新的副主任增选,投票选举2023年度和2024年度CSIG青年科学家会议的承办单位,以及2023年上半年青工委工作总结。本次委员会议的顺利召开,进一步增强了青工委的凝聚力和组织能力,明确了青工委下一阶段的工作方向和目标,大会增选贾伟为青工委副主任,并确定了2023、2024年的青年科学家会议承办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和浙江大学,为下一届青年科学家会议的顺利召开奠定基础。

CSIG青工委委员会议现场

本次青年科学家会议共有29场高水平报告,这些报告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图像图形领域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方向,展示了当前的最新研究成果,拓宽了大家的科研视野,促进了领域间的学术交流。第十八届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青年科学家会议在学会各级领导、各位讲者嘉宾、各企业赞助商、所有参会人员和志愿者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