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生成式仿真技术正迅速成为具身智能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具身智能,作为感知、理解并与物理世界交互的智能体,其发展受制于训练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生成式仿真通过动态创建丰富多样的虚拟训练场景,为智能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训练机会,突破了传统仿真环境的限制。本次报告将结合具身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深入探讨生成式仿真如何推动智能体从预设任务走向真正的自主学习与创新。生成式仿真不仅提升了智能体的适应性和鲁棒性,还为它们提供了应对现实世界中复杂问题的创新灵感。该技术通过不断生成多样化的仿真场景,使得智能体能够在更加逼真的虚拟环境中进行有效学习,从而提高其面对真实世界时的表现。本次报告将通过具体实例,展示生成式仿真在自动驾驶、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巨大潜力,以及其在推动具身智能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可以预见,生成式仿真必将为未来智能体的设计与开发工作开辟无限可能,并激发出源源不断的创新灵感。
讲者简介:赵昊,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助理教授,智源学者,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曾于英特尔中国研究院担任研究员,曾在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他在CVPR/NeurIPS/SIGGRAPH/ICRA等学术会议以及TPAMI/IJCV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了50余篇研究论文,赢得过多项三维场景理解算法挑战赛的冠军,并主导研发了全球首个开源的模块化真实感自动驾驶仿真器MARS,在CICAI 2023获得Best Paper Runner-up奖项,被工业界广泛使用。其主导研发的渲染阶段可调整精度速度的神经渲染方法SlimmeRF于3DV 2024获得Best Paper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