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智能驾驶座舱离不开车对人之间的智能交互,应具有良好的具身智能。然而实际场景中,座舱数据结构较为单一、用户交互模块间关联性不强,多模态感知信息获取质量及利用效率不够高,项目组长期开展基于智能座舱交互多模态数据的用户行为分析建模与评价研究,提出了智能座舱全场景自适应交互的视听触多模态数据智能获取与编码融合、基于常规行为字典与开放式行为增量的智能座舱用户行为交互模型。可交互、会学习、自成长是新一代智能机器的硬核,具身交互赋能智能座舱,更好地服务于百姓大众。
讲者简介:马楠,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领军人才,青年北京学者(人工智能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北京市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创新专项负责人,担任北京工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智能感知与自主控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副秘书长,CCF杰出会员,研究方向为交互认知、具身智能、无人驾驶和智能机器人。以第一完成人先后获得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类】二等奖;主持多项国家、省部级项目,承担北汽集团、东风悦享、云迹科技等企业委托无人车、服务机器人智能交互项目10余项。带领团队多次在国内外人工智能、无人驾驶重要比赛中获得冠军,团队成果“无人驾驶云智能交互系统”获得第二届中国“AI+”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特等奖(2000余参赛队)。已在IEEE TRO、TIP、TNNLS、TMM、PR、中国科学.信息科学、ICRA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90余篇。人才培养方面,建设了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智能交互技术》,在中国大学MOOC开设12轮次;主编专著和教材5部,其中《智能交互技术与应用》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教材;先后获得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