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服务论坛:人工智能基础

会程安排

9 月 19 日 上午

指导专家

彭宇新
二级教授 ⋅ 北京大学
彭宇新,北京大学二级教授、博雅特聘教授、CAAI/CIE/CSIG Fellow、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863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工程院“人工智能2.0”规划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副秘书长、奖励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图象图形学学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媒体分析、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以第一完成人获2016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2020年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8年获北京大学宝钢奖教金优秀奖,2017年获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主持了863、国家自然基金重点、北京自然基金联合基金重点、发改委专项等40多个项目。发表TPAMI、IJCV、CVPR、NeurIPS、ICML等ACM/IEEE Trans.和CCF A类论文130多篇,获最佳论文奖2次。10次参加由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局NIST举办的国际评测TRECVID视频搜索比赛,均获第一名。成果应用于国家网信办、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重要单位以及华为、腾讯、快手、蔚来、美团、中国电信、中国铁塔等头部企业。IEEE TCSVT高级领域编委、IEEE TMM等期刊编委,培养博士生获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电子学会等优博。
王蕴红
教授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王蕴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IEEE Fellow,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智能交互专委会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会士,主要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和教学工作,在图像与视频识别方面研究积累丰富,发表的论文被引用2万余次(Google Scholar统计)。由于在生物特征识别、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方面的贡献于2018年当选为国际模式识别学会会士(IAPR Fellow),由于在人脸识别和虹膜识别方面的贡献当选了2020年度IEEE Fellow。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
曾志刚
教授 ⋅ 华中科技大学
曾志刚,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院长,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03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获系统分析与集成博士学位。曾在香港中文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计算智能,类脑智能,仿生智能、具身智能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先后主持基金委重点项目、集成项目、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先后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Cognitive Computation;Neural Networks;Applied Soft Computing;自动化学报;控制工程;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与应用的编委。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奖励。
张辉
教授 ⋅ 湖南大学
张辉,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机器人学院常务副院长、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主要从事机器人视觉检测、深度学习图像识别、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及应用。近年来主持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JW1XX工程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等20余项。在IEEE汇刊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70多篇论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项,获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第1完成人主持获得2022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9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9年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以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15项,2022年湖南省第十三届教学成果特等奖,2022年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分论坛主席

杨勋
教授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杨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特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获得者;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学院NExT研究中心担任博士后研究员;2021年回国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学院。长期从事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多媒体分析等领域的研究,近年来主要关注跨媒体分析与推理以及人工智能模型可靠性等方向的研究。在CCF A类会议以及IEEE/ACM Transactions国际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一项。现担任CCF多媒体技术专委会(CCF-MM)执行委员、CSIG青工委委员、CSIG/CCF高级会员;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Big Data(大数据顶刊)、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模糊计算顶刊)和 Multimedia Systems 期刊的编委,多次担任教育部、国家自科基金、北京市等人才/重点类项目的函评专家。
彭勃
副教授 ⋅ 天津大学
彭勃,天津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3D视频编码与内容处理、三维计算机视觉等研究,发表SCI/EI检索论文60余篇,包括IEEE/ACM Transactions 汇刊长文47篇;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及面上项目等。曾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天津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0) ;入选第一批天津市青年科技人才。
王国庆
教授 ⋅ 电子科技大学
王国庆,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导,四川省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2025年度全国新时代青年先锋、国家级青年人才、四川省特聘专家、江苏省U35计划入选者,四川省跨媒体自主智能青年突击队队长。任中央某科技委主题办秘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和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主要关注"人工智能+低空"领域研究,致力于打造"智慧眼-智感脑-智能体"技术体系和原型系统。目前在IEEE TPAMI、IJCV、ICML、NeurIPS、CVPR等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ACM MM最佳论文提名奖、中国图象图形学会青年科学家奖、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全球遥感类竞赛一等奖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防重大项目及课题等项目10余项。担任ACM MM、AAAI、ICME等会议领域主席和主题主席、Pattern Recognition等SCI期刊客座编委。
张敬林
教授 ⋅ 山东大学
张敬林,博士,2014年博士毕业于法国雷恩国立应用科学院,现任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主要从事遥感以及工业大数据基座构建与分析等研究,曾获得山东省杰青、泰山学者等荣誉。担任教育部数字化教学工程中心专家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委员;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70余篇,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级课题7项,获得CSIG科技进步二等奖、CCF技术发明二等奖以及广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多个省部级学会奖励。
任文琦
教授 ⋅ 中山大学
任文琦,教授、博导,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从事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安全领域的研究。在CCF-A类和中科院一区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8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热点论文),Google学术引用20000余次,第一作者单篇最高被引2200余次,近三年连续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入选2024年ScholarGPS全球前0.05%顶尖科学家榜单。多次担任CVPR、ICCV、ICLR、AAAI等AI和CV领域重要学术会议的领域主席,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编委(Associate Editor)、《中国图象图形学报》青年编委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联合重点项目、面上、青年,深圳市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及华为、腾讯、美团等多项企业合作项目。获中国计算机学会优博论文奖、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三)。